【编者按】汽车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最为紧密的晴雨表,它既是时代记忆也是社会表情。《中国汽车四十年》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,从而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。全书分为四个版块,分别为“破冰之举”“第一支柱”“驱动家国”“改变格局”。全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,也可关注“禾颜阅车”微信公众号阅读。
1985年,对于中国汽车界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。当年,党中央在“七五”计划的建议书中,第一次明确提出“要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,争取有一个较大的发展”。
汽车人闻知,奔走相告,汽车的春天来了。
这无疑是一次“思想解放”,是历史的大转折。人们看到国家对于汽车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了“国策”的高度。这是前所未有的认知。对于有识之士来说,他们已经敏锐感知到,抓住了汽车,也就抓住了现代化的钥匙,打开的将是改变中国的大门。大众落户上海,北京吉普宣告合资,似乎已在预告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然而,人们对于中国汽车究竟会走向何方尚不清楚,如何将汽车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心中没底。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可借鉴的经验不少,但缺少见识和实践,仅有的认知也多半停留在纸上谈兵。汽车能带来什么,将会改变什么?谁也不是权威,就像改革开放的初期,都在摸着石头过河。
“1983年、1984年那两年,我们几乎每年都和这些老领导(段君毅、周子健、祁田)以及各方面的专家到一汽去开研讨会,中心内容就是发展轿车。”原中汽公司总经理陈祖涛回忆,从1986年7月起,段君毅、周子健、周建南、饶斌等同志根据中央“七五”计划的精神,不顾年老多病,顶着烈日酷暑,深入基层调研,最终拿出《关于2000年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报告》,对发展汽车工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,更加强了推进汽车工业发展、力争中央同意发展轿车的决心。
这就不得不提到当时名震一时的“汽车战略重要研讨”,以及后来的“轿车工业政策研讨会”和“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讨论会”等。正因为有了这些研讨会,才有了中国发展自己轿车工业的决定。后来《汽车产业政策》颁布,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等政策相继出台。
汽车问题为何被激化
汽车战略研讨,如今已司空见惯,由研讨变成了论坛,成了常态化的传媒走秀。但在20世纪80年代,却被视为提供决策建议的重要途径。陈祖涛说,就是凭着这些研讨的广开言路、思想解放、观念转变形成的报告和建议呈送给中央和国务院,才促成了对汽车发展和体制改革的相关决定。今天看来,这些研讨其实也是畅所欲言的思想交锋,观念碰撞的“解放”。
被誉为“汽车战略重要研讨”的“汽车工业发展战略问题研讨会”,于1985年4月29日至5月4日在北京召开。尽管在这次研讨当中涉及轿车的话题并不多,但产业重心转移不可迟缓。整治、对标、发展、寻找方位则是本次研讨的重要话题。据亲历者介绍,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有关部门、企业界、理论界、金融界和新闻单位共同探讨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研讨会。
已故《人民日报》高级记者林钢曾说,“当时与会者都是对汽车和相关政策颇有研究的资深专家,领导也都很内行,包括决策部门的高层主管等。”在他看来,这是一次跨部门和跨行业,自上而下、由下而上针对汽车“道”和“术”的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探讨。后来从他提供的资料中得知,这是继1984年11月25日在北京香山举行第一次全国汽车行业工作会议之后,为落实国家指示,“促进汽车工业大发展,防止发展中出现大的盲目性”而召开的研讨会。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、战略目标、战略发展模式以及战略措施等。从背景上来看,这是由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、中国人民建设银行、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共同发起召开的。
回到历史现场,那正是新一轮“汽车热”掀起之时。当时的“汽车热”是因对小汽车的需求过大,有钱买不到,要绕开“控办”“物资串换”,从非物质供应渠道获得。
走私泛滥,黑市猖獗,拼装盛行,一车难求,价高离谱。经历者说,当时只要是装四个轱辘的车都被抢购一空,提着现金堵在厂门口。年过七旬的商锦书原是物质供应部门的老人,他回忆说,桑塔纳刚出来时,全国统一售价是145390元,如果加上其他费用是179720元。他说,这还是平价。如果是按计划分配之外的价格就要高达25万元之多。而真正的出厂价才79200元。从中可以看到,利润之丰厚,价高之离谱,猫腻之诡异,匪夷所思,难以解答。不仅轿车是这样,其他车型如皮卡、面包车、轻型货车等,也是如此。各行各业对汽车的需求如潮水般涌来,而汽车行业拿不出产品,难以应付,束手无策。为遏制需求,竟然想出“节油封车”的怪招,躺在计划经济的怀抱里编制汽车生产计划。
资料显示,1985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.3万辆。相对于1984年的31.5万辆和1986年的36.9万辆还算高的。从1956年一汽开始生产汽车到1986年的30年间,累计生产各种汽车355万辆。截至1985年底,共生产318.1万辆汽车,其中载货车226.7万辆,占比为71.3%;轻型越野车27万辆,占比为8.6%;轿车4.5万辆,占比为1.4%。
汽车行业如此现状岂能适应百废待兴,开放年代各行各业都在奋进的高涨势头?“时间就是生命”,“要想富先修路”,“有路必有车,有车必有丰田车”。在这些广告的映衬下,汽车业已然显得落后而停滞。当时汽车行业的真实情况是,投资不足,散乱差小,拿不出竞争产品,尚不明确自己的方向和使命,还没有意识到“汽车战”已经打到家门口了。
纵向比较,三十年一贯制的产品远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。所谓的满足“国家需求”事实上是扭曲的;所谓的“国内市场”也是扭曲的。原因不外乎是把汽车业越做越小,无论是产品品种,还是销售数量,都与国民经济和生活需求相脱节,没有反映真实的需求。缺重少轻,轿车几乎是空白的事实,已不是单纯的产品落后与缺失,而是理念落后和思维僵化。横向比较,日、韩汽车的迅速崛起不仅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,还使国民生活大为改善。落后挨打的严酷现实让汽车人坐不住了,尤其是排山倒海的进口汽车大量吞噬外汇,汽车走私狂潮肆无忌惮,汽车问题迅速激化,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。
主编点评
轿车曾是个问题
进入新时期的中国汽车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方向问题。纵观世界汽车发展历史和周边的日韩汽车的崛起,似乎都意识到发展经济离不开汽车工业这个“火车头”的引领。无数事实已经证明,发展汽车工业又离不开轿车产业。而轿车在现有的体制下,被看作“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”尚未完全解禁。而国家已经把发展汽车工业当作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对待,并写进了“七五”规划,对业界来说,怎么办?
处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,对于轿车的饥渴几乎是全国性的“大热门”。进口泛滥,走私猖獗,如狂潮般席卷而来,供需矛盾迅速被激化,上升为社会问题。如何挡住进口,遏制走私,以产顶进, 替代进口,出口导向等,成了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,而且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议事日程上来。
于是,也就有了对“道”的研讨之必要。而单纯的一个产业研讨已不足以解决“术”的焦虑,需要清晰的战略和方向把握才能指引产业发展。故有人说,1985年在北京举行的“汽车工业发展战略问题研讨会”是明确发展方略和方向的“神仙会”,讨论的中重心议题是产业的转型(由卡车生产为主向轿车生产为主的战略转型),却又绕开轿车在避讳,只谈小汽车和客车。春天来了,却乍暖还寒。
回顾这场研讨,有助于我们对发展轿车问题上的思想交锋的了解,显然并非“姓资姓社”那么简单,而是面对国门打开之后现实的严峻和抉择。应该说,发展汽车业并非没有战略,而是变化太快,准备不足,方向依然明确,目标清晰。事实表明,以产顶进我们做到了,但出口导向还需努力。应该说,这场研讨的现实意义至今还没有过时,不少观点和激辩并非远去,只不过换了布景而已。如果说,过去争取轿车解禁是为了产业发展的话,那么,今天重新认知轿车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。